金融危机带来的矿业低迷,成为部分中国矿业企业眼中的机遇。在2008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业界人士的态度不再如以往那般积极而热烈,更多人认为,未来几年,要想实现海外“淘金”神话,不能急着出手,选准时机十分重要。
走出去的核心关注点是资源
作为矿业企业的佼佼者,成本优势将使紫金在未来几年的矿业寒冬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蓝福生表示,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可能在一两年内恢复,因此,矿业市场的冬天会非常冷。
蓝福生指出,矿业企业走出去的核心关注点依然是资源,如果收购的资源有优势,可以通过未来的高盈利平抑投资高支出的风险。以紫金为例,未来的海外并购将着重瞄准规模矿企,金储量在100吨,铜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矿企才符合紫金矿业的收购标准。
最后,蓝福生不忘强调:“紫金在海外投资上市是比较保守和谨慎的,在高位的时候不会出手。”
有能力和进取心的企业机会更多
对于出手的时机,标准银行矿业与金属部全球总裁希斯特布伦奇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目前来看,“金砖四国”的需求增长有所放缓,但基本面因素将支持金属价格上涨,未来金属等矿产品供给的增长可能会更加缓慢。随着经济增长的推进,股本投资会逐渐进入基础产业,比如资源产业、债务资金也会逐步跟进,因此具有能力和进取心的企业会发现存在很多收购的机会。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局长孙峰提出,中国矿业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应该转向澳大利亚、加拿大这样的国家,减少投资中的国家和政治风险。而且,发达国家政策稳定、明确,各种程序清晰、合理。孙峰表示,一个海外投资项目的成功是建立在详实调查基础上的,要搞清楚资源的具体情况,完成各项谈判等一系列工作,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因此,在矿业低潮期,不妨多走出去考察一些项目,时机成熟时便可出手。
此时出手未必能拿下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
有着14年矿业从业经验的加拿大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锐指出,矿业与GDP具有同步周期,全球GDP对金属价格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属价格不会一直向上,投资矿业的时机应该在金属价格的低谷。目前这个时机走出去的企业,至少还要挨过三四年的冬天,明年未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佳时间点位。
他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矿业资源面临着当地的政治政策风险、社区关系协调风险、投资成本风险等诸多风险。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的一些大型矿企虽然现金流在不断萎缩,但是依然可以生存下去,此时出手未必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拿下规模型的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虽然并不看好中国矿企近期出手海外投资,但冯锐认为,这一季“寒冬”究竟会延续多久还要看各国政府联手救市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如果效果明显,矿企海外并购的时间点位亦有望提前。
冯锐还对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提出了建议:矿业高潮时应抓住机会,适当保留现金;矿业走下坡路前不要被套住,不要和市场斗;矿业低潮时应灵活调整,寻找收购机会。
注:“金砖四国”(BRICs),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因其发音类似“砖块”一词,故得名“金砖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