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资新闻 > 中国企业逆势而上 在欧加大投资并购
中国企业逆势而上 在欧加大投资并购
2012-11-15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1日内删除。
摘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逆势而上的对外投资,正成为陷入困境的一些欧洲企业的救命稻草。而投资方向的细微变化,也为欧洲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带来了大量机会。
  “走出去”让中国在全球投资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坐拥超过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成为全球有志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国家眼中最闪闪发光的一座金山。历时2年的债务危机,使大部分欧洲国家的经济失速状况迟迟得不到改善,更加大了他们对外来投资的需求。

  对于欧洲,投资仅是中欧间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冰山一角。目前,欧盟已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也已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出海投资,为中欧双方都勾画出一个靓丽的前景。

中国对外投资的新亮点
  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国际商业中心的海因茨·沃斯博士从8年前开始研究中国的对外投资。他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的蛋糕中,欧洲分得了8.7%的一大块。拥有4.86亿人口、人均GDP达2.69万欧元的欧盟是个巨大的市场,如此规模,对于“不差钱”的中国投资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国企业踞投资英国的排头。9月11日,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宣布扩充在英国的运营规模,新增投资13亿英镑。在未来5年里,华为将投资移动宽带等项目,还有一部分投资将用于扩充其位于英格兰东部伊普斯威奇(Ipswich)的研发中心。欧洲国家为这家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制造商铺开了红地毯。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9月期间高规格接待了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

  直接并购欧洲企业也是近来中国对外投资的一大特点。2011年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并购金额已超过700亿美元,几乎是2010年的10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和参股企业的投资高达23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只有79亿美元。

  随着欧元区债务危机的不断深化,不少老字号的欧洲企业遭遇财务困境,这为渴望提升品牌、技术、管理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1月,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Putzmeister)100%股权,山东重工集团(Shandong Heavy Industry Group Company Limited)投资3.74亿欧元收购债台高筑的意大利游艇业者法拉帝(Ferretti)75%股权;3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Corporation)下属凌云集团联合国内其他企业,将全球最大的车锁制造商德国凯毅德(Kiekert)纳入旗下;光明食品集团5月以12亿英镑收购英国第二大谷物类和谷物条食品生产商维他麦(Weetabix)60%的股份;7月,徐工集团(XCMG)又收购了德国混凝土巨头施维英公司52%的股权。

  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和收购的名单还可以列得更长。在欧洲人看来,中国企业寻找着进入主流产业链的机会,而在当地并购和投资已成为捷径。

五星红旗“购物袋”
  海因茨·沃斯博士的同事克莱格教授经常展示一张图片:一个绘有五星红旗的购物袋几乎装下了整个地球,购物袋里装的是欧洲企业。在过去2年中,从意大利的游艇企业到德国的重工生产商,从北欧的汽车到英国的早餐麦片,中国企业进行了不少的投资并购。

  中国投资并购者包括3类成员,他们在欧洲的商业行为诉求也各有侧重。其中,国有企业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活跃在欧洲各主要国家。

  欧洲计量经济学家桑德瑞·鲁文认为,过去10年里,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驱动着中国投资大量涌入欧洲,中国政府也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企业进行外向型的投资。

  海外投资主力国有大型企业之侧,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他们成为当前中国对外投资增长最活跃的群体。中国在欧盟的收购投资中,私营投资者已占到大约50%的份额,它们投资或收购是为了获得当地公司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

  8月初,中国服装品牌波司登(Bosideng)在伦敦顶级购物区邦德街庆祝海外第一家零售店开张。公司董事高德康希望以此提升波司登的品牌,能够同波士(Hugo Boss)这样的品牌形成竞争。

  随着全球布局的国有企业和充满活力的民企不断在欧洲进行商业扩张,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者也在该领域显示实力。握有重金的主权财富基金往往投资于大规模的资本项目,例如基础设施。英国正是少数欢迎中国投资其基础设施的西方国家。

  通过第四次中英经济财经对话、中英基础设施投资大会和第10次中英经贸联委会等工作机制,中英双方就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合作达成共识。今年新年伊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投资收购了泰晤士水务公司8.68%的股份,市场估计交易金额为12亿英镑。此外,英国高铁建设计划提上日程,这项庞大的项目对于中国相关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良机。

  中国海外投资的结构也在逐渐变化。如果把中国对欧洲的投资从欧盟扩大到包括南欧、东欧等国家的“大欧洲”区域看,以往中国的对外投资有很大一部分是投入到能源与原材料上。如今,按照克莱格教授的统计,中国对欧投资中,研发领域吸引的资金所占比例最大,达42.99%;其次是金融业,为16.86%;制造业占15.98%位居第三;之后是批发零售业吸引了7.57%的资金。这些,正是五星红旗“购物袋”里的“商品”构成。

被争夺的中国“金鸡”
  不少欧洲国家都想在中国的购物袋里多占一些分量。

  虽然中国大力宣传吸引外资,实际上到2009年,中国对欧盟投资远超欧盟对华投资。2003年到2010年间,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和非洲。最新趋势显示,对欧投资的增速加快。2011年中国公司对外投资570亿欧元,欧洲所占份额也增加到10%;2012年上半年,中企投资达350亿欧元,欧洲所占比例也进一步增大。

  虽然在欧盟国家吸引的全部外资中,中国的投资还只占一小部分,但其增长势头却很迅猛,这使得不少欧盟国家使尽浑身解数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需求为欧洲国家提供了一个吸引中国投资的机会。

  但欧洲不同国家对于中国投资的态度和需求也不一样,各国对机会的利用程度不尽相同。

  西欧小国卢森堡拥有税收等多方优势,很受中国资金的青睐。卢森堡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欧洲的门户,尽管吸引了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46.3%,但其中大部分资金却转而投到其他国家。

  在欧盟之外的大欧洲地区,那些拥有广阔国内市场的国家更受中国公司的投资青睐,比如俄罗斯和土耳其。投资土耳其,中国资金还可借此进入欧盟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Geely)和东风都在土耳其投资建厂正意在如此。

  中国对欧盟投资正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德国占12%,瑞典占11.8%,英国位居第三,占10.9%。

  虽然中国对欧投资增长很快,但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仍需扶持和帮助。重要的是来自投资对象国的帮助。这三个吸引中国资金最多的欧洲国家,恰恰是对中国企业在投资辅导方面做得最细致的国家。英国政府中设有贸易与投资署(UKTI),专门负责为外国的投资者服务,中国企业从该部门的服务中受益良多。

  英国贸易与投资大臣格林勋爵去年年初离开工作26年的汇丰银行,成为一位政府部长。当时,请他入阁的卡梅伦认为,这位银行家凭借在商界的影响力,能有力促进英国对外贸易和引进投资。而对中国的情况十分了解的格林也正如卡梅伦所愿,在为英国吸引中国投资方面不遗余力。在他看来,“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中国是世界上新崛起的、拥有强大实力的国家之一。”

  格林说:“如果希望到英国考察,英国贸易投资署可以帮助联系有关机构与公司。我们与中国的投资者保持联系,帮助他们在英国市场获得竞争力,就英国市场的运作向他们介绍具体机遇,牵线搭桥。英国以全新的政治框架支持这种商对商的联系,目的是为在英国投资的中国公司提供政治上的支持和手续批准上的协助,并且鼓励英国企业争取中国提供的机遇。”

  格林的努力想必会给英国政府挣到不少支持,仅在2010到2011财政年之间,来自中国公司的投资就在59个新项目中为英国创造了将近1500个就业机会。
摘自:财经国家周刊
海外投资网微信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世界游微信号 扫描二维码或
查找公众号
"海外投资俱乐部"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