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砖国家财政部长在五国领导人见证下签署了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BRICS Development Bank )的协议,标志着金砖五国的多边合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作为二战后首个由非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该行成立的战略意义、运作方式、出资细节、总部落户等信息引发各界关注。
首先来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初始资本如何构成。据悉,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核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最初500亿美元资本由五个国家均摊。此外,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初始承诺互换规模为1000亿美元。各国最大互换金额为中国410亿美元,
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各180亿美元,南非50亿美元。
谈及出资比例的依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向记者表示:“各国的份额主要还是根据各国的经济实力,中国毕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因此份额最大。”
人们关注的第二个焦点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钱将花在哪里?如何保证收益?
官方声明称,该行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磊分别从不同国家的角度进行解读:
就我国而言,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分散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标的,不断优化投资绩效,有助于完善我国全球资源的战略部署。
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后,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制裁,导致俄罗斯的国际支付能力和外汇储备面临着巨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会积极加入到金砖开发银行的框架中来。
南非则希望借助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自身在非洲的引领地位,积极推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保持开发属性,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对印度而言,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能够为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筹集资金,并合理补充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的不足。
巴西对于成立金砖开发银行一直持有积极立场,加上世界杯、奥运会等盛会的召开,巴西也积极为包括自身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筹备资金。
由此也引发另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由非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在功能和定位方面有何不同?
“IMF、世界银行及亚开行均是致力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金融稳定的机构,从这点而言,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目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IMF、世界银行及亚开行均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新兴市场国家的发言权不大。”招商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分析,金砖国家银行则以非发达国家为主导,与现有的世界银行、IMF、亚开行等机构呈现出一种既合作又竞争关系。
王磊指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不同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地方在于,该行有利于建立金砖国家的金融安全网,借此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逐步脱离美元主导地位,从而增加金砖国家发言权和影响力。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落户上海的消息。
“过去,上海的金融架构中缺乏全球政策类金融机构总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落户上海可谓弥补了这一空白,标志着上海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又进了一步。”陈宇坦言,“显然,上海自贸区各项金融改革的先行先试也强化了上海作为总部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