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3-15日举行的第七届中欧企业家峰会上,中企海外并购也是热点话题之一。
对中资出海持续调研多年的银华基金董事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并购融资委员会执行主任王珠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企海外并购整体而言体现出高杠杆、高溢价、低绩效的特点,对并购项目的估值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约36%。但这同时也反映出中企对技术和关键资产需求十分迫切。
高杠杆、高溢价、低绩效
王珠林表示,近几年来,海外投资并购主体已经从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变为以上市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和财务投资为主。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由上市公司参与的交易数量和金额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透露,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参与的海外并购数量、金额只占到中企海外并购总额的1/3和1/4,到2015年,该比例已占到2/3和4/5.
并购行业也呈现显著变化。过去二十年并购领域前五名都无变化,2015年,科技行业并购从第九名骤升至第六名,显示出中资海外并购已经从传统的重工、能源行业向消费类、服务类和新兴行业快速转型。
中资海外并购的支付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原来是以现金为主,现在则普遍是现金加股权。王珠林认为,现金容易达成交易,但现金加股权的模式将更有助于并购者与被并购者合作共赢。
王珠林也指出,从并购的结果看,情况并不太好,整体而言这些并购项目体现出高杠杆、高溢价、低绩效的特点。他介绍,对于并购项目,中资企业在资本市场平均估值大约是11.8倍,而全球平均数值是8.7倍,前者比后者高出约36%;中资企业在北美欧洲并购付出的溢价比别人高,扣除风险因素以后,平均大概是负10%。
对技术和关键资产需求迫切
不过他认为高杠杆是有特殊形成原因,比如不同市场之间的差距。“我们还是要坚持做下去,”王珠林说,“之所以愿意付出高溢价,反映出我们现在对技术平台和关键资产的需求迫切程度;现在全球经济大衰退,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们应该立足于长远战略,立足于将来能合作共赢地发展‘一带一路’热点市场。”
他也承认,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之所以存在付出高溢价的状况,部分原因是对中介服务机构的选择和利用做得不够,其中有很多教训,他建议未来中资企业要想进行好的国际并购,一定要选好、充分利用和发挥好中介机构的作用。
而峰会所处的伦敦,正是全球金融领域最大的中介服务中心。随着中资企业大量涌入寻求投资机会,个别企业缺乏遵守国际规则意识的做法正带来负面效应。举例而言,因为几家财大气粗的中国公司在伦敦地产市场签订收购协议后却突然决定撤出,导致当地市场对中国投资者的信任度降低,目前中资企业参与该领域投标,都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定金“溢价”以显示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