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已不再单纯强调“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而是加快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
9月8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举办,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境外客商团组。这是商务部主办的除“广交会”之外又一重磅经贸展会,被业界称为“98投洽会”。
今年投洽会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和“促进双向投资”。这样设计的背后,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转向: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已不再单纯强调“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而是加快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而“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此开启新的机遇。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当日视察投洽会并发表讲话,强调落实G20杭州峰会共识,谋求跨国投资合作新发展。
海外并购新趋势
引进外资、引进国外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曾长期助力中国经济增长。但从2015年开始,伴随着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大单接二连三出现,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在投洽会的多个主题论坛上,中国企业并购成为商界人士的热点话题。
统计数据显示,1-7月,中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459个,涉及63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及制造业等15个行业,实际交易金额54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52.8%。1-7月并购实际交易金额已超过2015年全年总额,占同期对外投资额比重也超过2015年的34%;实际并购金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2个。
在投洽会的演讲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谈道,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成本优势、政府强大的招商引资能力这两大优势在逐渐减弱,中国必须塑造新的竞争力,而“走出去”就是选择之一。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去投资而投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全球投资,通过全球化布局,能够把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的禀赋为我所用,为我们提升创造力和竞争力。”他说。
不只是 “大手笔”并购,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式还有很多,“一带一路”倡议无疑为“走出去”拓展了渠道。例如,在国家丝路基金设立后,福建、广东、广西纷纷推出地方版的“丝路基金”,意图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园区。而在广东、浙江、广西等地也已经出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办中外产能合作园区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