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11月21日发布年发布《“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健康产业投资白皮书》显示,中国企业自2014年以来在医药领域的海外投资交易呈大幅增长态势,于2017年上半年达43.53亿美元(约289.5亿元人民币),交易量上升6倍多,交易金额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5%。近三年来,民营企业主导海外医药并购市场,交易总额达到国有企业的21倍。
普华永道中国医疗行业咨询服务合伙人邢立萍称,近年来国内并购交易市场火热,导致优质标的数量减少且估值升高,国内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估值合理的收购标的。民营企业的活跃与中国政府大力鼓励社会办医、促使民营企业在医疗健康市场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相一致。
目前,中国企业仍然倾向于拥有先进医药科技、平台和品牌,并有巨大而成熟的消费者市场的欧美发达国家,希望将海外优质医疗资源及业务模式引进国内,加速其国内医疗健康业务战略布局,同时将收购标的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平台。细分产业方面,国内企业更多地倾向于生物制药产业。“但中国企业在医药投资领域更多的是‘走出去’,而非将海外资源‘引进来’,主要原因是国内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尚存较大提升空间。”邢立萍分析。
2017年8月,中央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表示要“重点推进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境外投资”,“加强与境外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合作,鼓励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为国内企业参与海外医药领域投资交易,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提供了良好政策基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投资者需仔细把握当地市场的投资监管动向、关税政策、汇率波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审慎应对监管环境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对由于自然资源短缺或本土劳动力供应短缺可能造成的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不同市场在文化、习俗以及价值观方面差异较大,投资者需要重视跨文化风险,妥善解决可能伴随的劳动关系和管理问题。”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融资与并购部主管合伙人、普华永道一带一路业务主管合伙人黄耀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