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阿布扎比机场签署备忘录,双方同意建立互动联系和经验实践交流合作机制。
这只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企业拓展合作的一个缩影。中阿双方经济互补性强,近年来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朝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合作不断深化
近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势头,在基础设施、能源、经贸园区、高新技术、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中方统计,2018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双边贸易额2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中企在阿拉伯国家新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356亿美元,同比增长9%;中企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流量12亿美元。
“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来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中走在了前列。”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长湧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特别是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不少中国企业到阿拉伯国家建设经贸合作区,将中国产业园成功的运作经验运用到中阿国际产能合作中。”杨长湧说。
在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期间发布的《2019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产能合作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产能合作成果丰硕,中国与沙特、阿联酋等国能源合作持续推进,与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在制造业及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
发展空间广阔
地处“一带一路”交会地带的阿拉伯国家积极支持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已有18个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同时,阿拉伯国家还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如科威特的“2035年国家愿景”、埃及的“振兴计划”、沙特的“2030年愿景”等都已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
“中阿‘一带一路’合作前景乐观,空间广阔。”杨长湧称。从政治层面来看,中阿政治互信不断提升,特别是中阿合作论坛这一机制保障为中阿“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提供了强大基础。
从经济层面来看,中阿双方优势互补。阿拉伯国家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相当多的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因此对于来自中国的资本、技术、产能的需求比较旺盛。同时,中国工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也正处于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新阶段。“阿拉伯国家的能源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与中国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能够很好地实现互补和对接,这是双方合作最重要的经济基础。”
从文化层面来看,近年来中阿社会人文交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在科技、文化等方面树立了不同文明之间和平共处的典范。中国对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等一直都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这十分有利于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之间的深入交流、文化的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