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0年12月7日 /美通社/ -- 今年年初疫情暴发后,市场曾出现了较大波动,但随后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及流动性较为宽松的背景下,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科技类个股大幅跑赢内需相关的价值成长类个股,而疫情使得内需相关个股基本面和估值水平提前见底,因此我们适当减持了基本面有变化和估值偏高的新兴成长类个股,增加了盈利模式改善的价值成长类个股的配置。
之后随着全球疫情的影响开始逐渐稳定,市场进入基本面逐渐复苏的验证阶段,价值成长类的个股中报业绩也是得到验证甚至是超预期的。目前,我们在这两类资产之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配置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所选股票都是长期看好的、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公司有较强的Alpha,以此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
总结多年的研究和投资生涯来看,最重要的是坚持自下而上选股策略,寻找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个人比较擅长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行业里,通过自下而上,选择出新兴成长类型的企业和价值成长类型的企业,通过基本面和估值的相对比较,决定配置权重;同时也会主动控制行业、风险因子的暴露程度,以降低组合的波动和回撤。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偏重点稍有不同,新兴成长的企业产业趋势相对重要;发展中期的企业管理层相对重要;而价值成长类型的企业盈利模式则更为重要。
长期来看,在价值成长股方面,消费、高端制造等行业里有较多盈利模式非常好的优质公司,未来盈利模式有望持续优化,长期持有或将可以带来稳定的回报;新兴成长股方面,科技创新驱动的TMT、新能源、医药等领域有较多新的机会,寻找优质成长股始终是市场追逐的目标;传统行业因为供给侧结构优化也有很多投资机会。
展望后市,我们对A股的基本面保持乐观,看好A股市场长期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的趋势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目前A股外资配置明显偏低,A股市场的优质公司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类型的资产,估值水平更低,成长空间更大,并且在国内疫情已经得到较好控制而国外疫情始终有反复的情况下,吸引力持续增强;
二是,国内资金持续流入的趋势难以逆转,无风险利率或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位,股票相对于固定收益和理财产品的估值优势更明显;
三是,中国的一些科技产业处于爆发期,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和产业自身的不断成长,未来会有较多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
四是,中国正步入品质消费升级时代,此次疫情也增加了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加速了消费升级的趋势。
从结构上看,自2019年初以来成长风格明显跑赢低估值风格,特别是今年以来一些公司的盈利并没有明显增长,但估值在持续提升,目前两类资产估值水平差距已经较大,估值分化程度达到历史极值水平,从历史来看往往都会阶段性出现估值收敛的行情。另外,虽然外资持续流入A股确定性较强,但短期或因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流入速度稍有减缓,特别是从7月份以来国内流动性边际有所收紧,随着国内经济活动逐渐恢复正常,一些资金也开始“脱虚向实”,以上这些因素对一些高估值但经营情况不达预期的个股会有较大的下行风险,往后需要密切关注公司所在行业的景气度变化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数据。
因此往后看,市场风格可能会比较均衡:
一方面,消费领域,因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变,仍能找到一些估值相对合理的优质个股有有较确定的成长空间和业绩增速,能够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
另一方面,科技领域,有较多产业趋势持续向上的细分方向,其中的优质成长股始终会受到市场的青睐,但跟过去两年投资机会主要集中于科技和消费领域不同;
其次,我们认为接下来偏周期的领域也有机会,其实中国经济的韧性近几年来已经得到充分证明,甚至不断超预期,接下来几个季度一些顺周期行业的景气度大概率能够持续,其中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有望实现盈利和估值的双升。
总体来说,未来消费和科技领域较难再现突出的Beta行情,个股分化将加大,同时顺周期板块特别是一些制造业的龙头公司的投资机会也值得重视。因此。接下来板块配置应当相对均衡,在此基础上对个股的筛选更加重要,投研团队要紧密协作,加大对行业和个股的研究深度。(文/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