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非洲国家政治趋向稳定和经济稳步发展,广袤而富有潜力的非洲大陆已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在基础设施建设、石油矿产开发、农业开发、旅游业、金融证券等领域都拥有良好的投资前景。
政治趋向稳定是非洲投资环境趋好的一个前提条件。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推动下,非洲大陆一些长期受到战乱影响的国家,如卢旺达、利比里亚、安哥拉、布隆迪、科特迪瓦、乌干达等,相继结束了武装冲突,呈现出“由乱到治”的趋势,走上探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道路。目前,尽管仍有一些非洲国家的部分地区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但非洲大陆整体已形成“摒弃暴力,寻求和平”的势头。
与此同时,非洲经济也在稳步快速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目前正处于40多年来最快的阶段,该地区发展较快的一些国家在减贫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份半年发表一次的报告指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经济继去年增长5.7%后,今年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6.1%,明年将进一步增至6.8%。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0月16日公布的年度世界投资报告说,2006年非洲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360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翻了一番。而上世纪90年代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年均仅为62亿美元。非洲外国直接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对自然资源需求增加、公司盈利前景改善和非洲整体投资环境更为有利。报告预计今年非洲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还将继续攀高。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非洲地区外国直接投资回报率一般要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外部直接投资回报率高达24%至30%,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16%至18%的平均回报率。
肯尼亚投资环境的优势
作为东部非洲的门户,肯尼亚自1963年独立以来政局一直保持稳定,经济发展也较快,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政局较稳定、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肯尼亚的投资环境具有许多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
肯尼亚的劳动力素质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对较高。联合国贸发会议在《肯尼亚投资指南》中说,很多外国投资者称赞肯尼亚雇员“技术熟练、工作勤奋、富有进取精神”。在整个非洲来看,肯尼亚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经济发展却处于较好状态,正是得益于人的因素。
自然条件适宜且旅游资源丰富是投资肯尼亚的另一个优势。以内罗毕为中心的中部高原地区四季如春,雨量适度。一些地区的土壤和气候十分适于发展农业。此外,东部的印度洋海滩和西部草原地带的野生动物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资源。该国的宾馆、旅行社及航空业在非洲也较为发达。
肯尼亚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腐败问题相对较轻也是一个明显优势。肯尼亚独立40多年来政治基本保持了稳定,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政变。现任政府2002年通过民主选举上台,政权交接实现平稳过渡。肯尼亚政府近年来致力于消除腐败,尽管仍然发生了几起重大腐败丑闻,但从整体看,该国的腐败问题在非洲国家中相对较轻。
肯尼亚还拥有有利的地理位置及地区运输枢纽地位。肯尼亚东部濒临印度洋,北部与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相邻,西部连接乌干达,南边是坦桑尼亚。印度洋沿岸的蒙巴萨是肯尼亚第二大城市,也是非洲东海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乌干达、卢旺达等内陆国家进口的大部分物资,都经过蒙巴萨港进入。停火后的苏丹南部百废待兴,涌现众多商机,而肯尼亚与苏丹南部接壤,成为进入这一地区的重要通道。
此外,肯尼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外国投资。世界银行在今年9月底公布的全球商业投资环境报告中把肯尼亚列在“改革最多国家”排行榜第八位。肯尼亚也是除加纳外唯一进入前十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世行报告在解释肯尼亚的上榜原因时说,肯尼亚政府采取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投资程序简化计划,目前已减少了110项投资手续,并简化了另外8项手续,提高了投资者创建公司的效率,减少了获得建筑许可的时间和成本。肯尼亚政府打算通过这一计划最终废除或简化该国1300多项投资手续中的900项。
尼日利亚新政府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尼日利亚于今年5月完成政府更迭,亚拉杜瓦新政府上台后基本延续了奥巴桑乔政府的改革方向,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尼日利亚新政府上台后一方面继续推进反腐败的努力,另一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对银行和金融系统的监管,加强交通和能源领域的
基础设施建设,并准备修改税法,促进私营经济发展。
亚拉杜瓦政府执政的一个主要口号就是反腐败。新政府赋予经济与金融犯罪调查委员会更大的权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前任州长和政府部长的反腐败调查。国会则加强对新政府官员的监督,亚拉杜瓦政府提名的部长中,至少有两名因未通过国会审查而被否决。
在银行系统方面,尼日利亚的银行一度因信用不好、手续繁杂、效率低下而备受诟病。今年以来,尼日利亚中央银行出台了提高针对银行的最低资本金门槛要求,对全国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的银行进行整顿,把200多家银行整合为目前25家资本较雄厚、信誉较好的银行。
亚拉杜瓦还对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石油部门进行改组,将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一分为五,把监管职权和经营活动分开,改变了原来国家石油公司既是规则制定者,又是执法者,同时又是被监管者的局面,有利于该领域的透明和有序。
亚拉杜瓦政府还鼓励私营经济在尼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并呼吁私有经济支持本届政府的努力,更多地投资于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使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亚拉杜瓦称,他将在任期内把选举改革、遵守法制、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教育改革以及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等列为优先领域,以创造私有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此外,尼日利亚政府允许在境内设立各种开发区和自由贸易区等特别经济区域,如中国江宁开发区主导开发的拉各斯莱基自由贸易区,允许区域内企业享受免税等各种优惠条件。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石油出口占该国财政收入的80%以上。但是由于过于依赖石油资源性初级产品出口收入,该国其他行业,特别是轻工业和农业比较落后,大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均需进口,其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商品因价廉物美在尼日利亚很受欢迎,近年来有许多中国商家到尼日利亚从事进出口贸易和投资建厂等,克服种种困难,缔造了中国人在尼日利亚的商业传奇。
目前在尼日利亚的中国人总数为3万左右,所从事行业包括石油化工、电信、国际贸易、土建工程、电子产品、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工业、餐饮等。
不过,由于尼日利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治安状况亟待改善等问题仍然存在,投资者仍面临安全风险。劳资问题也是投资尼日利亚时不可忽视的问题。尼日利亚工会组织在国内实力强大,动员能力较强,在对政府态度方面比较强硬。
尽管投资尼日利亚存在风险,但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新兴经济体,其潜在投资利润也较大。中国企业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在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同时,大胆进入尼市场,尽早布局,抓住新经济体发展带来的机遇。
莫桑比克渐成非洲投资热土
在非洲有一个不很出名的小国,自从1996年以来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8%左右,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就是地处东南部非洲沿海的莫桑比克。莫桑比克经济快速稳步增长已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莫桑比克投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投资。
今年前6个月,莫桑比克政府已经批准了85个投资项目,合同总价值达到18.3亿美元,保守估计全年吸引外资可达20亿美元,而2003年莫桑比克的外国投资仅为8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莫桑比克与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签订了一项15亿美元的合作项目,建立一座新的铝冶炼厂,新厂建成后可以年产铝产品50万吨,为当地创造1000个就业机会。莫政府与美国埃尔物流公司10月17日在首都马普托正式签约在莫北部楠普拉省新建一个总投资为50亿美元、日产30万桶燃油的大型炼油厂项目。9月6日莫政府与英国一家名为普罗-迦南的私营企业签约,计划投资5.1亿美元在南部的加扎省兴建一座酒精、食糖和化肥方面的综合性工厂。莫目前正在与南非进行谈判,计划筹资10亿美元在马普托附近兴建一座钢铁厂。种种迹象表明,莫桑比克已经成为非洲一块外国投资的热土。
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就任以来,继承前总统希萨诺的路线,坚持经济改革和巩固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为发展经济采取降低关税税率、减免税收、放松外汇管制等措施,鼓励外国人到莫投资,制定了《外资管理法》和《外国投资法》等,以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在莫投资可以采取现金投入、机器设备或技术转让等方式,外国公民直接投资最小金额为5万美元。1993年的新投资法规范了外国投资,使外国投资申办程序更加简化。1995年政府进一步简化了投资规则。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外商开始在莫桑比克投资农业和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