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的提出,中国企业全球投资将面临新机遇。在11月14日的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度中国论坛上,对外投资的话题引发热议。在“一带一路”宏观战略推动下,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推进都给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尚需与投资地的社会、文化、法律机制的良性融合。
海外投资的三大推动力
“中国的对外投资从2004年开始,实现了从零到每年1000亿美元往外走的长足发展,现在碰到了更大的历史性机遇,未来的十年增长会更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预测。
谈及中国企业全球投资的新机遇,黄益平分析道,首先,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人均GDP从300美元到现在的7000美元,成本提高,过去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需要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地,很多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纷纷往外走。
其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行金融改革,包括资本项目开放,这意味着过去宽进严出的资本项目管制的方式即将改变,到海外投资可能成为潮流。尤其是我们一直在积累外汇储备,只不过过去是代表大家投资,以后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变得更加灵活,企业在对外投资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是可以期待的”。
在黄益平看来,企业对外投资一般来说有三种动机:一是利用当地的低成本优势,到海外去生产,中国有很多的低端制造业,如果他们能够找到好的低成本生产基地,会做得比较成功。就像上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很多低端制造业到大陆来一样,是一个产业升级和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很自然的过程。
第二种比较常见的海外投资,旨在进入这个市场。产品出口有时面对很多壁垒,直接到当地设厂,克服了进入市场的困难。
第三是所谓的战略性投资。这个战略性资产可以是长期短缺的能源、资源,也可以是像吉利买了沃尔沃、联想买了IBM那样,通过投资获得更好的品牌技术、市场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董事总经理高挺也认为,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通过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并购等方式来购买资产,目的有很多,可能是为了新的市场,可能是为了更低的成本,也可能需要更好的生产原料、品牌或者现有的企业投资标的的销售渠道。
“而从中国对外FDI的大体结构来看,获取资源、保证未来资源供应的目的更为明确。”高挺说。
看好基建、制造等投资领域
高挺认为,对外投资是大势所趋,之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多为能源投资,最近开始着力于基础设施方面投资。
从整体的经济结构来看,他认为未来有几个方面将会逐渐扩展:一是金融业,“商业银行这一块应该有很大的空间,因为随着国际贸易规模增大,中国企业需要大量的融资担保等来自银行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本国银行对本国企业的了解度高,他们之间互相推动的机会很大。”
二是制造业,很多民营企业都在国外有投资,这实际反映了规模经营已经形成,需要往外走获得更多市场,或是先进的技术和品牌。
三是具有品牌优势的高科技行业,通过对外投资引进新技术或品牌,最终面对的还是中国市场。
黄益平也表示,相较之下,更看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对外投资。
但他同时指出,机会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到海外投资,跟国内的法治环境、文化环境等都很不一样,甚至国外的工会运作方式和国内都不同,需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只有那些有竞争力、能充分利用海外市场的企业,才会获得高回报。
那么,如何克服和跨越这些障碍和差异?
对此,哈佛商学院副教授Christopher MARQUIS建议,要建立全球的长期比较竞争力,与投资地的社会、文化、政府机制的融合非常重要。全球化代表着要融入,中国的企业要融入当地文化,这是很长的过程,在欧洲、海信在美国,都需要八九年的时间才摸索到一些更好跟政府沟通的战略,通过长时间建立信任。“这里面真的是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其实就是一个长期、慢慢、系统地把自己融入到这个经济体当中的过程。”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莎拉·马尔可塔提到,投资地应该在吸引投资、做好服务方面做一些努力。“正如在中国我们不太清楚欧洲有哪些投资机会一样,我们对于投资环境也没有做很多推广,应该在信息透明度方面进行改善。”